2012蒋开发艺术陶瓷精品网上鉴赏拍卖 美图3 美图2 美图1
孔仲起老师
孔仲起老师
孔仲起 求助编辑 百科名片 孔仲起,名庆福,字仲起。原籍浙江慈溪,1934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绘画世家,祖父子瑜、
恩师卓鹤君
恩师卓鹤君
卓鹤君 卓鹤君194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。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(原浙江美术学院)并留校
和中国美院院长肖峰先生、教授孔仲起先生留影
和中国美院院长肖峰先生

美院博士
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艺术之路 > 美院博士 >

蒋开发博士论文《日本岩彩风景画发展研究》

发布时间: 2012-11-09 13:32作者: 张忠国来源: 未知浏览:
日本岩彩风景画发展研究 蒋开发 【摘要】: 岩彩画是当代日本的主要画种,具有装饰性和诗意性。本文从它的诞生、传统岩彩画的兴衰及新岩彩画、岩彩风景画的形成、发展、特点、材

 

日本岩彩风景画发展研究

 

蒋开发

 

【摘要】: 岩彩画是当代日本的主要画种,具有装饰性和诗意性。本文从它的诞生、传统岩彩画的兴衰及新岩彩画、岩彩风景画的形成、发展、特点、材质等作了梳理,从文化背景中寻求其中的日本民族审美元素,和中国、西欧、美国的外来影响,指出日本传统岩彩风景画与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不解之缘。由于政治等原因,日本近代美术“脱中吸西”,其岩彩风景画风倾向西方的审美。然而由于日本民族的自身原因以及日中悠久的文化交流史,其在实行过程中难免言不由衷,东方的民族性、地理性依然制约着它的全盘西化。此外,日本新岩彩风景画受到中国敦煌艺术的滋润,中国现代新岩彩画同样得到日本岩彩画的滋润,这些交流使得各国的民族艺术之花,开得更加茂盛动人。
【关键词】:日本岩彩画 传统岩彩画 岩彩风景画 新岩彩画 日中文化交流
【学位授予单位】:中国美术学院
【学位级别】:博士
【学位授予年份】:2008
【分类号】:J209.313
【目录】:
  • 中文提要12-13
  • 英文提要13-14
  • 前言14-17
  • (1) 历史回顾14
  • (2) 研究时段(近百年)14-15
  • (3) 现状15
  • (4) 研究题材及意义15-17
  • 第一章 日本传统岩彩画的兴衰17-46
  • 第一节 日本传统岩彩画的混沌期17-23
  • 一、绳文时代岩彩画的空白17-18
  • (1) 综述17
  • (2) 草创期、早期17
  • (3) 前期、中期17-18
  • (4) 后期、晚期18
  • (5) 土偶18
  • (6) 小结18
  • 二、弥生时代岩彩画的启蒙18-21
  • (1) 水稻和金属19
  • (2) 土器的造型19
  • (3) 武器和祭器19-20
  • (4) 平面绘画20
  • (5) 小结20-21
  • 三、古坟时代岩彩画的萌芽21-23
  • (1) 巨大的古坟是权力的象征21-22
  • (2) 古坟出现和大和政权22
  • (3) 外来人的活跃和佛教的传入22
  • (4) 古坟时代的抽象画和具象画22-23
  • (5) 小结23
  • 第二节 日本传统岩彩风景画的诞生23-46
  • 一、隋唐佛教催醒飞鸟、奈良传统岩彩画的破土23-29
  • (1) 综述23-25
  • (2) 灿烂的唐文化进入飞鸟、奈良时代25-26
  • (3) 飞鸟时代26
  • (4) 白凤时代26-27
  • (5) 奈良时代27-28
  • (6) 天平时代28
  • (7) 余论28-29
  • 二、唐宋青绿促使平安传统岩彩画的繁荣29-38
  • (1) 历史背景29-30
  • (2) 平安前期美术流向30-31
  • (3) 密教画31-32
  • (4) 空海和最澄及"入唐八家"32
  • (5) 曼荼罗的世界32-33
  • (6) 净土教绘33
  • (7) 雅的文化33-34
  • (8) 山水和四季风景34-35
  • (9) 障屏画35
  • (10) 《清明上河图》35-36
  • (11) 祖师和释迦36-37
  • (12) 六道绘画37-38
  • (13) 余论38
  • 三、南宋、元、明青绿滋润鎌仓传统岩彩画的成熟38-46
  • (一) 鎌仓时代38-42
  • (1) 院政期美术39-40
  • (2) 信仰和美术40
  • (3) 宋风之影响40-41
  • (4) 禅宗的传入41
  • (5) 新佛教41
  • (6) 神佛画和神道画41-42
  • (二) 室町时代42-46
  • (1) 历史背景42
  • (2) 北山文化42-43
  • (3) 禅林国际和美术43
  • (4) 室町时期的"和"与"汉"43
  • (5) 雪舟43-44
  • (6) 余论44-46
  • 第二章 日本新岩彩风景画的诞生46-70
  • 第一节 新岩彩风景画诞生的历史背景46-65
  • 一、明清水墨画的盛行导致桃山、江户传统岩彩画的变革46-59
  • (一) 明清社会背景46
  • (1) 明朝建立46
  • (2) 明朝文化建设46
  • (3) 明朝文人水墨画家46
  • (二) 桃山时代(1568—1603)46-51
  • (1) 历史背景46-47
  • (2) 天下人和美术47-48
  • (3) 桃山的肖像画48
  • (4) 庄严的障壁画和狩野永德48
  • (5) 浮世绘画48-49
  • (6) 西洋文化的影响49-50
  • (7) 南蛮趣味和东洋趣味50-51
  • (三) 江户时代的社会背景(1598—1867)51-59
  • (1) 社会背景51
  • (2) 朱子学思想51
  • (3) 兰学的发展51-52
  • (4) 基督教传入52
  • (5) 明清文化和日本52-54
  • (6) 文人画和南画54
  • (7) 初期文人画的登场54-55
  • (8) 江户有名的文人画家55-58
  • (9) 唐物尾的登场58
  • (10) 小结58-59
  • 二、明治、昭和社会动乱,洋画流行对传统岩彩画的冲击59-62
  • (一) 明治时代(1868-1877)59-60
  • (二) 明治时代的洋画进入60-62
  • 三、世界大战使传统岩彩画陷于崩溃62-65
  • (一) 清朝衰败及侵华战争62-64
  • (1) 鸦片战争62-63
  • (2) 清朝的朝贡体制的解体63
  • (3) 日清战争导致列强的侵略激化63
  • (4) 甲午战争——日清两国的派兵63
  • (5) 日清战争的爆发——下关条约的缔结63
  • (6) 列强的利权争夺激化63-64
  • (7) 八国联军侵华64
  • (8) 辛亥革命64
  • (二) 小结64-65
  • 第二节 新岩彩风景画的现状65-70
  • 一、全面"吸西"65-66
  • 二、全面"脱中"66-69
  • 三、小结69-70
  • 第三章 日本新岩彩风景画的特点70-89
  • 第一节 日本新岩彩画的"洋魂和才"70-78
  • 一、以西洋画为模式70-73
  • (一) 日本新岩彩画的教学体制70-71
  • (1) 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成立前70
  • (2) 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成立后70-71
  • (二) 日本新岩彩画的油画情节71-73
  • (1) 以素描为基础71-72
  • (2) 画面规格以油画为范本72
  • (3) 画面透视以焦点为普遍72-73
  • 二、日本新岩彩画阴柔阳刚之美73-78
  • (一) 日本新岩彩画阴柔之美73-76
  • (1) 单纯不单调73-74
  • (2) 明快不艳俗74-75
  • (3) 丰富不杂乱75-76
  • (4) 细腻不乏味76
  • (二) 日本新岩彩画的阳刚之美76-78
  • (1) 粗犷与厚重76-77
  • (2) 明暗与光影77
  • (3) 刻意与偶然77-78
  • (4) 轻墨与弱线78
  • 第二节 日本新岩彩画风貌之特征78-89
  • 一、东方文化之神韵为基础78-82
  • (一) 日本新岩彩画的题材与构思78-80
  • (1) 综述78-79
  • (2) 题材与内容79
  • (3) 构思与意境79-80
  • (二) 日本新岩彩画的诗意与诗情80-82
  • (1) 综述80-81
  • (2) 东方诗意之充盈81-82
  • (3) 民族诗情之勃发82
  • 二、民族文化之风彩为基调82-89
  • (一) 民族与世界82-85
  • (1) 综述83
  • (2) 用色的传统性83-84
  • (3) 表现的时代性84-85
  • (二) 具像与抽象85-88
  • (1) 综述85-86
  • (2) 具像性和真实性86
  • (3) 抽象性和工整性86-87
  • (4) 绘画性和装饰性87-88
  • (三) 小结88-89
  • 第四章 日本岩彩风景画家的代表人物89-118
  • 第一节 日本传统岩彩风景画家的代表人物89-98
  • 一、综述89
  • 二、狩野派的代表人物89-96
  • (一) 狩野正信、元信89-92
  • (1) 狩野正信89-91
  • (2) 狩野元信91-92
  • (二) 狩野永德92-94
  • (三) 狩野探幽94-96
  • 三、琳派的代表人物96-98
  • (一) 光琳和乾山96
  • (二) 琳派的特点96-98
  • (三) 酒井抱一和江户琳派98
  • 第二节 近代日本岩彩风景画家的代表人物98-105
  • (一) 综述98-99
  • (二) 狩野芳崖(1802-1888年)99-100
  • (三) 横山大观(1868-1958年)100-101
  • (四) 下村观山(1873-1930年)101-103
  • (五) 安田靫彦(1884-1978年)103-104
  • (六) 小林柯白(1896-1943年)104-105
  • 第三节 现代日本岩彩风景画家的代表人物105-111
  • (一) 川合立堂(1873-1957年)105-106
  • (二) 兒玉希望(1898-1971年)106-107
  • (三) 东山魁夷(1908-1999年)107-108
  • (四) 平山郁夫(1930-)108-109
  • (五) 加山又造(1927-)109-110
  • (六) 福井爽人(1937-)110-111
  • 第四节 当代日本岩彩风景画家的代表人物111-118
  • (一) 宫回正明(1951-)111-113
  • (二) 下田义宽(1940-)113
  • (三) 松木哲男(1943-)113-114
  • (四) 清水达三(1936-)114-115
  • (五) 福王寺一彦(1955-)115-116
  • (六) 手塚雄二(1953-)116-118
  • 第五章 日本新岩彩风景画的"文房四宝"118-146
  • 第一节 矿物色是人类远古文明的象征118-133
  • 一、中国是岩彩画矿物颜料的故乡119-126
  • (一) 颜料的来源和分类120-121
  • (1) 无机颜料120
  • (2) 有机颜料120-121
  • (二) 古代矿物色121-125
  • (1) 古代天然土质矿物色121-123
  • (2) 古代动植物颜(有机质)123-124
  • (3) 古代人造矿物色(无机质)124-125
  • (三) 现代矿物色125-126
  • 二、现代矿物色分类126-133
  • (一) 现代纯天然矿物色126-129
  • (1) 蓝色系126-127
  • (2) 绿色系127-129
  • (二) 现代人造矿物色(新岩)129-133
  • (1) 化学合成矿物色130-131
  • (2) 水干矿物色131
  • (3) 水性色131-132
  • (4) 金属色132-133
  • 第二节 纸的制作133-136
  • 一、中国传统的造纸方法133-135
  • (一) 宣纸传统的制作方法133
  • (二) 宣纸的种类133
  • (三) 日本的绘画纸133-135
  • (1) 麻纸133-134
  • (2) 楮纸134
  • (3) 雁皮纸134
  • (4) 麻布134
  • (5) 木板134-135
  • (6) 小结135
  • 二、笔135-136
  • (一) 连笔135
  • (二) 板刷笔135-136
  • (三) 刷胶矾液笔136
  • 第三节 日本新岩彩风景画的工具使用136-139
  • 一、日本新岩彩画的其它用具136-137
  • 二、日本新岩彩画的媒介剂137-139
  • (一) 动物胶137-138
  • (二) 植物胶138-139
  • (三) 化学合成胶139
  • 第四节 日本新岩彩风景画创作的方法139-146
  • 一、基底的制作140-142
  • (一) 裱纸的方法140
  • (二) 裱绢的方法140
  • (三) 底色的制作140-142
  • (四) 揉纸法142
  • 二、云母色的使用方法142-143
  • (一) 罩色法142
  • (二) 箩筛法142
  • (三) 手撒法142
  • (四) 吹落法142-143
  • 三、矿物色的用色方法143-146
  • (一) 渲染法143
  • (二) 贴纸留线法143-144
  • (三) 撞色法144
  • (四) 积色法144
  • (五) 脱落法144
  • (六) 水洗法144-145
  • (七) 流淌法145
  • (八) 小结145-146
  • 第六章 现代日本岩彩画的中国缘146-165
  • 第一节 敦煌与日本新岩彩画146-153
  • 一、日本人对敦煌的眷恋之情146-147
  • (一) 日本"敦煌学"诞生的历史背景146
  • (二) 日本"敦煌学"的考古与探险146-147
  • 二、"敦煌学"吸引了世界147-153
  • (一) 日本"敦煌学"的文物收藏和整理147-148
  • (二) 日本"敦煌学"的国际性148-150
  • (三) 敦煌是日本岩彩画家的课堂150-151
  • (四) 敦煌文化学术不断发展151-152
  • (五) 小结152-153
  • 第二节 中国当代岩彩画与日本153-165
  • 一、中国当代岩彩画的问世153-156
  • (一) 中国当代岩彩画之酝酿153-154
  • (1) 对日本岩彩画的初次印象153
  • (2) 对日本岩彩画的追溯153-154
  • (二) 中国当代岩彩画之诞生154-156
  • (1) 留日画家归国后的努力154
  • (2) 中国当代岩彩画的催生者王雄飞154-155
  • (3) 中国当代岩彩画的推进者胡明哲、俞旅葵、朝鸿155-156
  • 二、中国当代岩彩画的发展156-165
  • (一) 中国当代岩彩画在争论中成长156-159
  • (1) 第二届中国画展金奖作品的讨论156-158
  • (2) 继承和发展之我见158-159
  • (二) 中国当代岩彩画之现状159-165
  • (1) 第五届中国重彩岩彩画展159-160
  • (2) 首届岩彩画艺术展160-162
  • (3) 中国岩彩画的学术研究162-163
  • (4) 小结163-165
  • 结语165-166
  • 后记166-167
  • 参考书目167-170
  • 插图目录170-175
  • 中日历史对照表175
快速分享到:
| 更多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最新评论